纽特文学 > 穿越小说 > 大宋天朝之裂变 > 第102章 万户萧疏
安排了细作,又多派几组斥候在周边巡视,浮桥也被加宽加固,并且在河道两边开始修建箭塔,与此同时,七棵松营地的扩大和清河城的营建全面铺开,武锋军上下在胜利的鼓舞之下全力奋战,争取抢在敌军和严冬之前将营垒修得固若金汤。
斥候在数十里范围内未发现敌踪,深入敌境的细作回报莒州元军也没有南下迹象,战事算是暂时告一段落,洪天泽不能再继续推脱,只得与罗刚一起,到淮安军治所淮阴县城,去拜见自己的直属上司,淮安军镇抚使樊忠。
淮阴县城距离武锋军驻扎的清河口大约五十里许,且没有现成的道路相连接,好在已是深秋时节,天气晴好,又好多天没有下雨了,荒原土地干硬,草木萧疏,正适合策马疾行,洪天泽与罗刚并肩走在前面,后面是十名护卫的骑兵。
罗刚既是淮安本地人,又在宋蒙前线征战多年,对沿途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再加上对自己的家乡带着几分自豪,一路之上便不停的向洪天泽讲述,后者正想藉此机会增进了解,同时也在为将来的征战做准备,问个不停,两人算是各取所需,相谈甚欢。
走了一个时辰,中间打了次尖,马队终于走上平坦的官道,速度快了不少,可是洪天泽的脸色却渐渐凝重起来,罗刚顺着他的目光眺望空寂无人的原野,轻声说道:“我大宋立朝之初的建隆元年,将天下的州县按照户口多少分为五等,四千户以上为望,三千户以上为紧,下面是上、中、下,三等,淮安当时便被定为紧州,算得上人烟稠密,土地肥沃的好地方。”
罗刚叹口气,“自靖康之变金兵南侵,这楚泗两州、两淮之地便成了敌我双方反复争夺之地,百姓饱受兵火蹂躏,本已苦不堪言,可谁曾想到,黄河改道,夺淮入海,又将这沃野千里尽皆变成一片泽国。自那之后,除了实在走不了的,全都跑了。”
“大人,你此刻见到的村落与人家,十停中倒有五停是金国灭亡之际从北地逃来的,似我这般世代居于此的,十不存一。”
洪天泽点点头,“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啊!我家在洪泽湖西岸,便有金朝遗民比邻而居,不过,他们不是金朝治下的汉人,乃是女真人,地地道道的金朝遗民。唉,兵灾之下,汉人也好,金人也罢,都是一样。”
罗刚接着说:“大人看了此间情形,想来不难明白为何以蒙元之强,都不能打破僵局了吧?”
“地广人稀,不能就地筹措粮秣,民壮也征不到,所有补给全都仰仗后方输送,一旦被阻于坚城之下,单单是粮饷的消耗就难以维持。”
“咱们好歹有洪泽湖和运河可用,走水路输送补给既快又省,敌军只能走陆路,哪怕是从最近的莒州出发,送到前线一斤军粮,路上也要再吃掉一斤,山东百姓有多少粮也不够吃,久而久之,自然要起兵反抗。”
“如此说来,山东百姓之所以愿意随李璮起事,乃是因为不堪重负之故喽?”
罗刚轻笑道:“大人,此乃在下的猜测。李璮早在起兵之前数年,便对蒙古国主的将令阳奉阴违,非但不愿将粮食上调,反倒以军需不足为由,要求增拨粮饷,如此一来,山东百姓交的自然少了些,手中好歹多了些粮食,有些感激之情在所难免。”
洪天泽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说话之间,道路的尽头出现城郭模糊的影子,道路两旁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的行人,不过,大多衣衫褴褛,面有菜色,听见马蹄声之后,木然让到路边,连眼皮都不想抬一下。
洪天泽正在暗自摇头,忽然看到三辆满载的骡车快速迎面而来,车上装载的满满当当尽是军械,两旁押车的是数十名甲胄在身的军士,骡车的后面,数十步外,是十余辆满载的粮车,一路延伸到城门处,而赶车的和押车的同样是军士,一名校尉模样的军官骑马立在道旁,不住的前后观望。
从此处向西,只有武锋军戍守的清河口,可自己率部到清河口不过几天而已,从洪家庄出发时携带的粮食还有很多,自己也未曾派人求取粮饷啊?
洪天泽有些疑惑,忙问罗刚:“由此西行,除了我们武锋军,还有其他军队戍守吗?”
罗刚也注意到络绎不绝的车队,想了想,“没有了。”
“那清河口以西呢?”
“清河口是淮安军最西处,再往西属于淮南西路的怀远军所辖,没有理由从此处运输军需啊!”
一行人经过校尉驻足之处,罗刚正想出声询问马上被洪天泽制止了,他低声说道:“此乃军机大事,不宜问于道旁。”
罗刚猛然醒觉,连连点头,“统领大人教训的是,咱们还是尽快入城,等见了樊大人,一问便知。”
两人在城门口通报姓名官职之后,随即被守城的军卒引往城守府衙,去见镇抚使樊忠。
淮阴城内,倒是屋舍密集,店铺林立,只是大多数店铺都已上了铺板,歇了业,而好多民房门前屋顶都长满了野草,破败不堪。街道上的行人比城外多些,可当中大多是军卒,只有几家卖吃食摊贩和一家卖食盐的店铺前有些许人群聚集,算是稍稍多了几分活气。
一路走来,洪天泽对宋蒙之间旷日持久战争的残酷和民生之凋敝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与之相比,洪家庄与八庄盟所在的洪泽湖西岸,简直算是天堂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