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国外的思想和文化,缺少必要的分辨能力。”
“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说法,那就是批判接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理论上没错,但什么才是糟粕什么才是精华,这个判断的标准很重要。”
“你的意思,是由国家强制性的赋予一个标准?”
徐启迪双眉微蹙,问道。
“是的!”
刘弘毅毫不犹豫地答道。
“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国家,人口太多了,地域也太广大,对很多事情的认知,连国内都无法达成统一的标准。如果由民间自行去判断外来文化,何为精华何为糟粕,难度是很大的。也不会有统一的标准。”
“但我认为,这其实才是根本问题,是根基问题。”
“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如果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没有统一标准,由得民间自由发挥,是很容易失控的。会造成民间观念的撕裂,人为制造矛盾对立。”
“比如说,现在只要一提到民主和自由,似乎这就是西方的专属名词。大家都认同,在民主和自由这个方面,西方比我们探索得更加深入。”
“甚至已经开始有人倡导所谓绝对的民主和自由,这个就非常危险。”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国家,在全世界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绝对的民主和自由。民主也好,自由也罢,都是相对的。”
“孔夫子都说过,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这个不逾矩,说的就是相对自由。”
“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法无禁止即可行。”
“法无禁止即可行……”
徐文心跟着轻轻叨咕了一句,眼神亮晶晶的,毫不掩饰自己对刘弘毅的崇拜之情。
“是啊是啊……”
徐启迪也感叹地说道。
“我们以前管得太严,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许,现在是应该好好解放思想,好好给大家松松绑了。”
刘弘毅就闷了一下。
大人,小的不是这个意思啊……
他虽然以前没有直接和徐启迪打过交道,但对他的施政理念却非常了解。简单来说,徐启迪属于“大步向前派”,施政的理念就是放开一些,再放开一些,给他们自由,给更多的自由!
应该说,出发点很好。
套用一句很文艺也很俗的句子: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这句话放在徐启迪身上,非常的合适。
他是真的想对群众好一些,更好一些。
“是的,徐书记,确实应该解放思想……但是,必要的审核和约束也是不可少的。要非常警惕西方资产阶级世界的文化入侵。”
“谨防他们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灌输价值观世界观。这个是会影响到几代人的大事。”
“我始终认为,任何一个新的政策,新的尝试,都应该谨慎,要先搞试点,要螺旋式的前进,走几步,停下来,看一看,整顿一下,再继续前进。”
“切忌油门踩到底!”
刘弘毅在竭尽全力的想要帮徐启迪避免原时空的最终结局。
但是很显然,徐启迪不是那种能够轻易被说服的人。
到了他如今的身份地位,他绝对有自己的坚持。
换句话说:所有大人物其实都是固执的。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善于纳谏的君主,都能成就美名。以唐太宗为例,他能纳谏,但对魏征忍了又忍,好几次想要把这个“乡巴佬”干掉。
可见骨子里头,纳谏原本极难。